本文目錄
管道嚴密性試驗壓力一般為1.5倍的設計壓力。
因為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管道會承受到一定的壓力,所以在試驗時需要增加一定的壓力以確保管道的嚴密性;而一般情況下,設計壓力已經考慮到了管道正常使用的壓力范圍,因此試驗壓力一般為1.5倍的設計壓力。
此外,管道嚴密性試驗壓力的具體數值也會根據管道的材質、直徑、長度、壁厚等因素進行調整。
為了確保管道的安全和可靠性,在進行試驗時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并做好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天然氣管道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氣密試驗及強壓試驗。分別是:小時的氣密試驗,試驗壓力為管道運行壓力的1.2倍;1小時強壓,試驗壓力為運行壓力的1.5倍。試驗過程需要當地壓力容器管理部門進行監督并看壓,試驗合格后需出具相關證明,附于工程竣工資料內,方可進行驗收。
操作方法:
1,強度試驗的一般要求。
(1)管道焊接檢驗、清掃合格后方能進行強度試驗作業,試驗壓力必須滿足設計壓力。(2)管道應進行分段進行壓力試驗,試驗管道分段最大長度宜按表執行管道試壓分段最大長度 設計壓力PN(Mpa)試驗管段最大長度(m)
(3)管道試驗用壓力表及溫度記錄儀均不應少于兩塊,并分別安裝在試驗管段兩端;試驗用壓力表的量程應為試驗壓力的1.5—2倍,其精度不得低于1.5級,并在效驗有效期內。
(4)進行強度試驗時,壓力應逐步緩升,首先升至試驗壓力的%,進行初驗,如無泄漏、異常,繼續升壓至試驗壓力,然后宜穩壓1h后,觀察壓力表不少于min,無壓力降為合格。
2,嚴密性試驗的一般要求。
(1)嚴密性試驗應在強度試驗合格后、管線全部回填后進行。
(2)試驗用壓力表的量程應為試驗壓力的1.5—2倍,其精度不低于0.級,并在效驗有效期內。
(3)嚴密性試驗介質宜采用空氣,當設計壓力小于5Kpa時,試驗壓力應為Kpa;當設計壓力大于或等于5Kpa時,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壓力的1.倍,且不得少于0.1Mpa。
(4)嚴密性試驗升壓速度不宜過快,對設計壓力大于0.8Mpa的管道試壓,壓力緩慢上升至%和%試驗壓力時,應分別停止升壓,穩壓min,檢查系統有無異常情況。如無可繼續升壓至嚴密性試驗壓力后,待溫度、壓力穩定后開始記錄。
(5)嚴密性試驗穩壓的持續時間應為h,每小時記錄不應少于1次,當修正壓力降小于pa為合格(6)所有未參加強度、嚴密性試驗的設備、儀表、管件,應在嚴密性試驗合格后進行安裝,然后按設計壓力對系統升壓,并用泡沫水檢查設備、儀表、管件及其管道的連接處,不漏為合格。
工作壓力指的是實際工作所承受的壓力,一般認為越靠近公稱壓力越好。 公稱壓力指的是其額定壓力,也就是管道在設計的時候,認為最合適的壓力。
試驗壓力是指管道做出來以后,用來衡量管道是否符合要求的測試的壓力,一般比公稱壓力高,具體取值要看標準要求,有的取1.3倍,有的取1.8倍,當然不一定是這兩個,標準要求多少,就多少。
一般比較普通的管道打壓有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兩種,通常要求打壓到設計壓力的1.5倍,H氣壓降不超過%為合格。
因為不知道你想了解的什么管道,每種管道都有各自的相應標準,并且各自的標準差別很大,有必要的話,你可查查相應的《壓力管道規范》(GB-)、(CJJ-)、(GBT -)、(PGG.1-)、( TSG_D-)等等。
1、試驗必須在水路施工完成H后進行;
2、水壓試驗前管路必須固定,接頭明露,不得隱蔽,內絲端頭必須嚴密封堵;
3、加壓可采用手動試壓泵,打壓時間不少于Min,儀表精度應為0.Mpa;
4、管路注滿水后先排出管道內空氣,進行水密性檢查;
5、加壓至規定的試壓值后,穩壓1H,觀察接頭部位有無滲漏現象;1H后再補壓至規定試壓值,Min分鐘內壓力降不超過0.Mpa為合格;
備注:規定的試壓值通常為自來水常壓(3.5Mpa左右)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建議0.8Mpa,即8Kg
試驗范圍內的管道安裝工程除涂漆、絕熱外,已按設計圖紙全部完成,安裝質量符合有關規定。
2.焊縫及其他待檢部位尚未涂漆和絕熱。
3.管道上的膨脹節已設置了臨時約束裝置。
4.試驗用壓力表在周檢期內并已經校驗,其精度不得低于1.6級,表的滿刻度值應為被測最大壓力的1.5~2倍,壓力表不得少于兩塊。
5.符合壓力試驗要求的液體或氣體已經備齊。
6.管道已按試驗的要求進行了加固。
7.待試管道與無關系統已用盲板或其他隔離措施隔開。
8.待試管道上的安全閥、爆破片及儀表元件等已拆下或加以隔離。
9.試驗方案已經過批準,并已進行了技術安全交底。
.在壓力試驗前,相關資料已經建設單位和有關部門復查。
例如,管道元件的質量證明文件、管道組成件的檢驗或試驗記錄、管道安裝和加工記錄、焊接檢查記錄、檢驗報告和熱處理記錄、管道軸測圖、設計變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本文目錄
依據GB-《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
第1.0.4條(強條)規定抗震設計烈度為6度及6度以上地區的建筑機電工程必須進行抗震設計。
第3.1.6條條文說明規定了需進行抗震設防的內容:①懸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設備;②DN以上的生活給水、消防管道系統;③矩形截面面積大于等于0.㎡和圓形直徑大于等于0.7m的風管系統;④對于內徑大于等于mm的電氣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N/m的電纜梯架、電纜槽盒、母線槽。
第3.1.8條規定穿過隔震層的建筑機電工程程管道應采用柔性連接或其他方式,并應在隔震層兩側設置抗震支架。
第4.1.2.1條規定8度、9度地區的高層建筑的給水、排水立管直線長度大于m時,宜采取抗震動措施;直線長度大于m時,應采取抗震動措施。
第4.1.2.3條規定需要設防的室內給水、熱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徑大于或等于DN的水平管道,當其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時,應按要求設置抗震支承。
第5.1.2.4條規定鍋爐房、制冷機房、熱交換站內的管道應有可靠的側向和縱向抗震支撐。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徑大于等于mm的單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門型抗震支吊架。
第5.1.3.3條規定矩形截面面積大于等于0.㎡和圓形直徑大于等于0.m的風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
第5.1.4條(強條)規定防排煙風道、事故通風風道及相關設備應采用抗震支吊架。
第5.1.5.4條規定重力大于1.8kN的空調機組、風機等設備不宜采用吊裝安裝。當必須采用吊裝時,應避免設在人員活動和疏散通道位置的上方,但應設置抗震支吊架。
第6.1.1條規定內徑大于或等于mm的燃氣管道應進行抗震設計,管道抗震支吊架的設置應符合規定。
第6.2.8條規定在建筑高度大于m的建筑物內,燃氣管道應根據建筑抗震要求,在適當的間隔設置抗震支撐。
第7.1.2條規定內徑不小于mm的電氣配管及重力不小于N/m的電纜梯架、電纜槽盒、母線槽均應進行抗震設防。
1、要平整牢固,抗震支架進行安裝時不僅要確保將支架牢牢的固定好,而且支架的位置應該計算準確,安裝以后保證平整性,并且還要和承托的管道緊密接觸,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
2、管道和電線套管允許縱向偏移,但不得超過最大側向支撐間距的1/6;風管允許偏差,但不得超過風管風度的2倍。
3、水平管道在°轉彎時,需設抗震支吊架;其他角度轉彎長度大于抗震設計間距的1/時,需設側向及縱向抗震支吊架。
4、計算水平地震力荷載時,只需滿負荷重量而不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5、抗震吊架不限制管線熱脹冷縮產生的應力,當把熱脹冷縮因素考慮在內時,縱向吊架應在構件選型上考慮所選型號應能抵抗管線熱脹冷縮應力。
6、保溫管線的抗震吊架管碼需按保溫后的尺寸考慮,門型吊架用于保溫風管、水管亦按此考慮。
7、用于剛性的管道抗震支撐不能安裝于建筑的不同結構部位或功能部位,否則會因地震作用而產生不同的位移。
8、單管抗震支撐雙向側向或縱向或具有側/縱向作用的拐點抗震支撐,應直接與管線或電線套管連接。應注意支管或小一級管線的支撐不能作為主管的抗震支撐,即不能作為另一方向(主管)的支撐。
9、管線穿越建筑沉降縫時,應考慮沉降位移設計。
、側/縱向斜撐安裝的最佳垂直角度為°,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對水、電、風系統的單管或多管共用門型吊架,無論側向/縱向斜撐,斜撐偏離中心線2.5°時不會影響其承載力。
減震支架是一種用于減少地震或其他振動對建筑物或設備的影響的裝置。以下是減震支架規范要求的一些常見要點:
1. 安裝位置:減震支架應安裝在建筑物或設備的支撐結構上,以確保其能夠有效地減少振動的傳遞。
2. 材料要求:減震支架的材料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久性,能夠承受振動和重量的作用。常用的材料包括鋼板、鋼管、鑄鐵等。
3. 結構形式:減震支架的結構形式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保證其能夠有效地吸收振動和沖擊力。常見的結構形式包括彈簧式、液壓式、擺式等。
4. 安裝方法:減震支架的安裝方法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并應由專業人員進行安裝和調試。在安裝過程中,應注意減震支架與建筑物或設備之間的連接方式和固定方法。
5. 維護保養:減震支架應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保養,以確保其能夠持續有效地減少振動和沖擊力。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減震支架存在損壞或失效現象,應及時更換或修理。
以上是減震支架規范要求的一些常見要點,具體要求還需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和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制定。
鼎梁抗震支架依據GB-《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下列管線系統需要進行抗震設計:
懸吊管道中重力>1.8kN的設備
DN以上的生活給水、消防管道系統
矩形截面面積≥0.m2和圓形直徑≥0.7m的風管系統
內徑≥mm的燃氣管道
防排煙風道、事故通風風道及相關設備應采用抗震支吊架
內徑≥mm的電氣配管及重力≥N/m的電纜梯架、電纜槽盒、母線槽
1、對位于抗震支架設防烈度為6度及6度以上地區的建筑機電工程必須作抗震計算。
2、機電設備不應設置在可能導致其使用功能發生障礙等二次災害的部位;對于有隔振裝置的設備,應注意其強烈振動對連接件的影響,并防止設備和建筑結構發生諧振現象。
3、抗震支吊架應和結構主體可靠連接,根據項目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以地震力為主要荷載,由錨固件、加固吊桿、抗震連接構件及抗震斜撐組成。
4、抗震支吊架不應限制管線熱脹冷縮產生的位移,其設置和設計應滿足相關規范規定。
5、剛性電力線管側向支撐最大間距為m,非剛性電力線管側向支撐最大間距為6m,剛性電力線管縱向支撐最大間距為m,非剛性電力線管縱向支撐最大間距為m。風管的側向支撐最大間距9米,縱向支撐最大間距米,為保證抗震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對長度低于mm的吊桿,也建議進行適當的補強。
6、抗震支吊架廠家所生產的抗震支吊架各部件(包括槽鋼、連接件、彈簧螺母)除工廠自檢外,每批次產品應送國家檢測機構進行力學測試,以確保結構安全。
7、除直徑在毫米及以上的管道外,所有熱鍍鋅鋼管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采用焊接方法。直徑為毫米及以上的鋼管,于首次安裝完成后,須進行二次熱浸鍍鋅施工。所有跨越樓宇伸縮縫的管道必須采用金屬波紋管道伸縮器連接。
8、所有管道如裝設外露于能令管道系統結冰的環境底下,必須提供保溫材料以及電伴熱,以免管道受破壞而影響系統操作。
9、所有抗震支架應和結構主體可靠連接,當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縫時應考慮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需要設防的室內給水、熱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徑大于或等于DN,當其采用抗震支架;
(2)8度、9度地區的高層建筑的給水、排水立管其直線長度超過m時宜采取抗震動措施;
(3)8度、9度地區建筑物中的給水泵等設備應設防振基礎,且應在基礎四周設限位器固定,限位器應經計算確定;
水管抗震支架需要的配件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需要的配件有:支架本體、膨脹螺栓、鎖緊螺母、鋼板、U型卡、法蘭等。
其中,支架本體是支撐水管的主要部件,膨脹螺栓和鎖緊螺母用于固定支架和水管,鋼板和U型卡用于加強支架的承載能力,法蘭用于連接不同直徑的水管。在選購配件時,需要根據水管的材質、直徑、重量和使用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您好,抗震支架管道一般采用鋼材作為材質。鋼材具有高強度、耐腐蝕、耐高溫等優點,適用于各種工程環境下使用。在抗震支架管道中,常見的鋼材材質包括碳鋼、不銹鋼、合金鋼等。具體選擇哪種材質取決于管道的用途、工作環境和預算等因素。
?本文目錄
您好,國家標準管道顏色標示是:
1. 燃氣管道:黃色
2. 蒸汽管道:紅色
3. 水管道:藍色
4. 酸堿管道:紫色
5. 石油管道:棕色
6. 氧氣管道:綠色
7. 氮氣管道:黑色
8. 真空管道:灰色
9. 污水管道:橙色
. 地熱管道:深綠色
. 冷卻水管道:淺綠色
. 液化氣管道:淡黃色
. 醫用氣管道:白色
. 消防管道:紅色或者紅底白字
根據國家GB —標準,對管道內物質的一般性能,分為八類,并規定了八種基本識別色和相應的顏色標準編號
3.3.1在管道上進行帶箭頭的色環標識,其寬度根據管道的直徑而定。 3.3.2管道是直線時,兩個標識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為m。
3.3.3標識地點應包括管道的起點、終點、交叉點、轉彎處、閥門和穿墻孔兩側等管道上和
其他需要標識的部位。
3.3.4管道應注明物質的名稱,標在兩個帶箭頭的色環標識之間。
3.3.5管道標明的字體或字母,以及箭頭的最小尺寸應能以清楚觀察識別符號來確定。
注:①對于采暖裝置一律涂刷銀漆,不注字。 ②通風管道(塑料管除外)一律涂灰色。
③對于不銹鋼管、有色金屬管、玻璃管、塑料管以及保溫外用鉛皮薄護照時,均不涂色。 ④對于室外地溝的管道不涂色,但在陰井內接頭處應按介質進行涂色。 ⑤對于保溫涂瀝青的防腐管道,均不涂色
一般都用淺灰色標識壓縮空氣管道,即將壓縮空氣管道刷漆刷成淺灰。 軟壁空壓管,適用于壓縮空氣、汽配商店及風動(氣壓)工具,及水和非腐蝕性液體的輸送,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業、農業等領域。外觀,柔軟度,彈性類似橡膠.抗氧化,抗老化,抗全文刺激性的化學制品.夏天不發軟,冬天不發硬,不開裂。
紅色代表消防管線;藍色代表空氣(壓縮空氣);黃色代表通風管線。另根據國家標準《工業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規定了工業管道的基本識別色。根據管道內物質的一般性能,基本識別色分為八類,例如:水是艷綠色,水蒸氣是大紅色,氣體是中黃色,酸或堿是紫色,可燃氣體是棕色,其他液體是黑色,氧是淡藍色。
擴展資料:工業管道安裝中其他顏色意思:黃色的是氨氣管道,天藍色的是氧氣管道,黑色的是污水與氮氣管道,綠色的是水管,而棕色的是輸油管,紫色的是硫酸管,紫色的是可燃氣體,銀白色的是可燃液體。
根據國家GB —標準,對管道內物質的一般性能,分為八類,并規定了八種基本識別色和相應的顏色標準編號
管道的標識方法
在管道上進行帶箭頭的色環標識,其寬度根據管道的直徑而定。 3.3.2管道是直線時,兩個標識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為m。
標識地點應包括管道的起點、終點、交叉點、轉彎處、閥門和穿墻孔兩側等管道上和
其他需要標識的部位。
管道應注明物質的名稱,標在兩個帶箭頭的色環標識之間。
管道標明的字體或字母,以及箭頭的最小尺寸應能以清楚觀察識別符號來確定。
工管道涂色和注字統一規定
化工管道涂顏色和注字規定表
摘自HGJ-<化工廠設備管道的保溫油漆規定>
序號 介質名稱 涂色 管道注字名稱 注字顏色 序號 介質名稱 涂色 管道注字名稱 注字顏色
1 工業水 綠 上水 白 儀表用空氣 深藍 儀表空氣 白
2 井水 綠 井水 白 氧氣 天藍 氧氣 黑
3 生活水 綠 生活水 白 氫氣 深綠 氫氣 紅
4 過濾水 綠 過濾水 白 氮(低壓氣) 黃 低壓氮 黑
5 循環上水 綠 循環上水 白 氮(高壓氣) 黃 高壓氮 黑
6 循環下水 綠 循環回水 白 儀表用氮 黃 儀表用氮 黑
7 軟化水 綠 軟化水 白 二氧化氮 黑 二氧化氮 黃
8 清靜下水 綠 凈化水 白 真空 白 真空 天藍
9 熱循環回水(上) 暗紅 熱水(上) 白 氨氣 黃 氨 黑
熱循環回水 暗紅 熱水(回) 白 液氨 黃 液氨 黑
消防水 綠 消防水 紅 氨水 黃 氨水 綠
消防泡沫 紅 消防泡沫 白 氯氣 草綠 氯氣 白
冷凍水(上) 淡綠 冷凍水 紅 液氨 草綠 純氯 白
冷凍回水 淡綠 冷凍回水 紅 純堿 粉紅 純堿 白
冷凍鹽水(上) 淡綠 冷凍鹽水(上) 紅 燒堿 深藍 燒堿 白
冷凍鹽水(回) 淡綠 冷凍鹽水(回) 紅 鹽堿 灰 鹽酸 黃
低壓蒸汽 紅 低壓蒸汽 白 硫酸 紅 硫酸 白
中壓蒸汽 紅 中亞蒸汽 白 硝酸 管本色 硝酸 藍
高壓蒸汽 紅 高壓蒸汽 白 醋酸 管本色 醋酸 綠
過熱蒸汽 暗紅 過熱蒸汽 白 煤氣等可燃氣體 紫 煤氣(可燃氣體) 白
蒸汽回水冷凝液 暗紅 蒸汽冷凝液(回) 綠 可燃液體 銀白 油類(可燃液體) 黑
廢氣的蒸汽冷凝液 暗紅 蒸汽冷凝液(廢) 黑 物料管道 紅 按管道介質注字 黃
空氣(壓縮空氣) 深藍 壓縮空氣 白
注:①對于采暖裝置一律涂刷銀漆,不注字。
②通風管道(塑料管除外)一律涂灰色。
③對于不銹鋼管、有色金屬管、玻璃管、塑料管以及保溫外用鉛皮薄護照時,均不涂色。
④對于室外地溝的管道不涂色,但在陰井內接頭處應按介質進行涂色。
⑤對于保溫涂瀝青的防腐管道,均不涂色。
排油管路上涂刷黃色箭頭指示流向。調速系統和潤滑系統的回油管、排油管、溢油管和污油管是黃色。調速系統和潤滑系統的壓力袖管、進油管和凈油管是紅色,且沒有色環。
有的管道標識都必須要標明它本身的識別色介質名稱以及其流向,對于人體無傷害無污染的物質。管道色顏色是對管道里面的介質進行一種識別,且使用的專門的一種顏色將其進行標志,一般都用艷綠色標識。
中水管道標識一般是藍色的。
1. 明確:中水管道標識一般是藍色的。
2. 藍色在國際通用的顏色標識體系中代表著冷水,而中水是介于冷水和熱水之間的溫水,因此一些國家規定中水管的顏色應該用藍色來標識。
3. 除了藍色,也有一些國家使用綠色或者黃色來標識中水管。
在中國,中水管道標識的顏色也有一定的規定,一般采用藍色和綠色兩種顏色,藍色的中水管用于標識生活用水,綠色的中水管用于標識環保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