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洋橋村
位于江蘇省鹽城阜寧縣古河鎮(zhèn)。村邊的農藥廠、化工廠排放工業(yè)廢氣十分難聞,村民夜里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才能睡著。工廠排污管道向麥田里排放著**油狀液體,排污口附近的麥苗或死或黃;有時河面漂著大量死魚蝦,村民家井水常有紅色漂浮物,不能飲用;自來水廠距離農藥廠、化工廠的排污口不到一百米,自來水也時有農藥味。%的村民由于受刺鼻氣味的影響,常感肺部不適、呼吸困難、暈眩,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時??人?、胸悶。三年內因癌癥去世的村民超過人。年又有近人被確診為癌癥??拷r藥廠、化工廠的第五、六、七村民組因癌癥不治去世的人數占三組三年中死亡總人數的%。村民用自家生產的糧食喂雞和豬,雞不下蛋,豬不吃,所以自己也不敢吃,只能出售后到鎮(zhèn)上買別的地方生產的糧食。
2. 廣豐村
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qū)廣益鎮(zhèn),有戶村民。位于廣豐村的馬家河浜兩旁有許多排水管,臭氣熏天,河水已發(fā)黑,石利新村戶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匯集在此;廣唯伏虛豐村周圍化工廠排放的工業(yè)廢氣、液化氣公司散發(fā)出的怪味……讓村民們不敢開窗。全鎮(zhèn)癌癥患者總數的%以上在該村,幾年中,近人因癌癥去世,新查出患癌癥者近人。
3. 龍嶺村
位于陜西省華縣瓜坡鎮(zhèn),有戶、人。龍嶺村西北方4公里遠是陜西化肥廠和復合化肥廠,西北風將工廠散播的污染物質指燃吹到龍嶺村。當地生產的的面粉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1.6倍屬重污染、鉻超出國家標準2.倍屬嚴重污染;芹菜中鎘、鉛、汞、砷、鉻都超標,其中汞高出國家標準倍、鉛高出國家標準.5倍屬特級污染;中藥柴胡中鎘、鉛、汞、砷、鉻都超標,其中鉛高出國家標準.5倍;豆角葉中鉛高出國家標準倍;核桃中鉻高出國家標準2.9倍;油菜籽中鉛高出國家標準倍。全村耕植地、非耕植地以及室內用地,都受到了鉛、鉻、砷、銅、鋅、鎳污染。食道癌。檢測所有村民頭發(fā),均受到鉛、砷、錳、磷嚴重污染。全村人死于癌癥,占全部死亡人數的%。
4. 杭集村
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大儀鎮(zhèn),有戶、人。有居民家的井水,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指數超標。近年癌癥患者特別多,全村大約有多人。
5. 上壩村
位于廣東省翁源縣,有人。自從大寶山礦開采以來,大量含有鎘、鉛、鉻等多種重金屬的洗礦廢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被排到流經上壩村的橫石河中;因沒有有效處理,礦坑表土完全氧化后每噸產生千克濃硫酸加上大量重金屬隨土流失,污染了水體。橫石河1.5公里河道未發(fā)現生物,直到下游公里水中生態(tài)系統仍未能恢復。食道癌、胃癌、肝癌。村民每天通過飲食,僅鎘的攝入量就達微克,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標準的3.6倍。從上世紀年代初起,全村共有人死于癌癥,而癌癥發(fā)病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9倍多。
6. 黃孟營村
黃孟營村位于河南省沈丘縣,有戶、人。鄭州、開封、漯河、許昌、周口等地的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全都被排放到沙潁河,黑臭的劣5類河水流入黃孟營村,其干渠、坑塘的魚蝦逐漸絕跡。食道癌、胃癌、腸癌、肝癌、肺癌。村民癌癥的患病率明顯偏高,癌癥死亡也一年比一年多。年間,村里死于癌癥人,占死亡總人數的.5%,死亡年齡大多為歲左右,最小的只有1歲。
在追求自身發(fā)展的同時開始注意保護環(huán)境可以說是人類的重大進步。
在古代,人類和自然是不平等的關系,人類是弱者,處處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卻無力改變自然。于是人類把大自然視為敵人,戰(zhàn)天斗地成為一項難得的品質,愚公精神千百年來受到不斷頌揚。
隨著工業(yè)時代的來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與自然的關系發(fā)生了逆轉,人成了強者,而“溫和的自然”卻成了容易受傷的對象。高度提純的化學制劑,如殺蟲劑、油漆、洗滌劑等對自然環(huán)境構成了重大威脅;大規(guī)模的能源消耗改變了大氣的構成,進而改變了地球氣候;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劇增加,人類活動大量破壞了地球的森林和濕地資源。于是,“溫和的自然”變?yōu)椤皟磹旱淖匀弧保祟愂┘咏o它的,它最終都要歸還人類。被高度提純的化學制劑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區(qū),畸形兒和絕癥的出現比率大大高于正常;石油資源一旦枯竭,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正常運轉必定遇到問題;氣候異常必定帶來水災或干旱,饑荒也將伴隨著種種天災降臨人間?!皟磹旱淖匀弧睂⒃僖淮巫屓祟惓蔀槿跽撸祟惡妥匀坏年P系又將回到起點。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人類就必須保護“溫和的自然”,不讓它繼續(xù)惡化,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這是人類經歷工業(yè)化,在自信心極端膨脹之后的可貴共識。
世界各國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年前,個國家的***在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聚集,共同商討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與會***計劃保護地球環(huán)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人類的福利和發(fā)展。年,個國家在日本京都簽訂了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但由于減少排放阻礙經濟發(fā)展,美國這個二氧化碳頭號排放國卻拒絕執(zhí)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地球峰會”上,各國***和科學家繼續(xù)商討改善環(huán)境的計劃。
年過去了,人類在保護環(huán)境問題上雖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分歧仍然嚴重。地球現在到底處在怎樣的狀態(tài)呢?我們又應該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迎接未來呢?
7個可喜進步
環(huán)保意識在增強
經過長期的宣傳,環(huán)保意識已經為很多人和政府所接受,人們開始關心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影響,并希望這種影響不會惡化自然環(huán)境。政府間開始通過合作來處理環(huán)境問題,年里約熱內盧峰會、年京都氣候會議和去年的約翰內斯堡峰會都體現出了世界環(huán)保意識的加強。雖然,美國因為自身利益拒絕執(zhí)行《京都議定書》,對未來跨國環(huán)境合作造成重大損害,但國際環(huán)保努力的進程卻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清潔汽車問世
汽油電動混合型汽車已經問世,并且已經在日本、西歐和美國的道路上行駛,這種汽車可以大大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美國克羅拉多州的“超級汽車”公司的發(fā)明家們正在研制零排放的汽車。其中一種汽車設計是以氫氣作為燃料,發(fā)明者聲稱,開這種汽車外出度假可以不帶飲用水,因為這種汽車排出的就是%的純凈水。而電動汽車的前景也十分看好,它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代個人代步工具。
封殺個“環(huán)境殺手”
年在瑞典城市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會議上決定在全球范圍內限制使用種碳、氯制劑的化學藥品。此舉是為了保護空氣、水和土壤資源不受污染。會議呼吁限制或完全消除頑固的有機污染物如氯氣、DDT農藥和PCB農藥等等。年通過的禁止使用氟里昂(CFC)的協議已經發(fā)揮作用,地球臭氧層的破壞速度變緩。
生態(tài)旅游的發(fā)展
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生態(tài)旅游社會”把生態(tài)旅游描述為“保護環(huán)境和支持當地人民福利的負責任的旅游”。生態(tài)旅游和它所產生的利潤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成為支持發(fā)展中國家政府財政收入來源的重要渠道,它以每年%的速度在急速增長。自然環(huán)境同文化傳統一樣成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動力。但環(huán)境主義者仍然擔憂,生態(tài)旅游市場經濟的作用遠遠大于保護環(huán)境的意義。
企業(yè)的環(huán)保運動
大公司日益意識到,環(huán)境保護能夠幫助它們吸引更多的客戶。施樂公司的“無廢物計劃”回收了該公司工廠年產生的%的無危害固體廢料。它還把6萬多噸的已填埋電子廢料取出,重新回收利用。施樂公司的這個舉動一年可節(jié)約數百萬美元。施樂公司的這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做法受到環(huán)保團體的歡迎。很多大公司也都意識到環(huán)?;厥盏木薮笞饔?,殼牌、IBM這些世界知名大公司都紛紛推出自己的“清潔計劃”。
更環(huán)保的建筑
環(huán)保建筑物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減少能量消耗。歐洲一些民宅的屋頂開始安裝吸收太陽光能量的瓷片,而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壕溝”公司也開始在辦公室的屋頂安裝高性能的隔熱玻璃。而位于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市的Chesapeake Bay基金會總部的辦公樓的環(huán)保設計更是超出一籌,利用特殊貯水裝置,辦公樓的抽水馬桶采用收集的雨水沖洗;使用太陽能電池板來向辦公室提供電力供應。相對普通的同樣面積的建筑,這棟辦公樓只消耗了三分之一的電力和十分之一的純凈水。
酸雨危害的減少
美國和歐洲已經證明了減少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對地球表面環(huán)境有相當大的改善。在上個世紀年代,發(fā)達國家開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來減少酸雨對環(huán)境的巨大危害。它們開始禁止在工廠中使用炭作為燃料,轉而使用更加清潔的能源例如天然氣和凈化炭來發(fā)電。汽車也被改造,所用汽油的標號更高,燃燒后二氧化氮的排量大為減少。酸雨在美國和西歐的危害已經大為減輕,以英國為例,酸雨危害在過去年里減輕了一半。
7個值得憂慮的跡象
地球變暖
科學家已經發(fā)出警告,日益增加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會使氣候急劇變化,海平面上升。據美國全國氣象局的統計報告,美國年月到年1月這3個月的平均氣溫是自年以來最高的。同樣,全球范圍內這3個月的平均氣溫也是自年以來最高的。氣溫上升的直接威脅是海平面上升,同時會引發(fā)其他的極端氣候現象,造成自然災害。
對石油無節(jié)制的需求
地球上有很多河流,但還有一條河流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那就是石油形成的河流。每天石油形成的河流都圍繞在我們身邊,而這條河流的流量是每秒鐘立方米。自上個世紀年代以來,世界石油的消耗量增加了%,而且還在不停地增加。在每年向大氣排出的億噸二氧化碳中,有%來自石油的燃燒。在人類歷史上,目前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是萬年來最高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儲備聚集在中東地區(qū),這也成為該地區(qū)政治和經濟不穩(wěn)定的最重要因素。有的時候,人們會認為上天太厚愛中東地區(qū),給它如此集中和富裕的液體黃金,但是石油雖好,卻也給該地區(qū)帶來永不結束的沖突和紛爭,在這些石油耗盡之前,這種沖突和紛爭似乎沒有結束的時候。
逐步消失的濕地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濕地的重要性。濕地為魚類,許多鳥類和兩棲類動物提供了棲息場所,成為生態(tài)系統里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另外,濕地有很強的消化污染物的能力。但是在世界范圍內,濕地的面積正在高速縮減。從美國的亞馬遜盆地到伊拉克,濕地都逃不過悲劇命運。濕地消失的根源是人類的農業(yè)活動、水利活動和其他發(fā)展活動。開墾更多的耕地,修建更多的大壩使?jié)竦刂饾u消失??茖W家們估計,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濕地面積已經縮減了%。年前,個國家曾在伊朗簽定了《保護濕地條約》。但是實際上條約的約束力和作用是相當有限的。
超級大壩不斷增加
人們以為修建超級大壩顯示了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確,大壩改造了自然,提供了電力,但也給環(huán)境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大壩改變了河流的自然流向,改變了洪水自然瀉洪的方向。大壩在地面上形成非天然的蓄水庫,這樣影響了魚類的自然分布。在年,世界范圍內的大型大壩大約有個,但到了年,超級大壩的數量激增到個,而且規(guī)模不斷加大,對自然的改造作用也越來越大。平均來說,每天都有2個高度超過米的大壩建成,新建大壩基本上都位于發(fā)展中國家。有些巨型大壩高度超過米,寬度超過米。修建這樣的大壩的代價是驚人的,要淹沒大面積的土地,無數物種要另擇棲息地。
越來越少的珊瑚礁
在所有的海洋生物中,有四分之一的棲息地是珊瑚礁。但是在過去的年內,珊瑚礁的數量已經減少了%。光是在年發(fā)生的厄爾尼諾現象中,世界珊瑚礁的數量就一下子減少了%。造成珊瑚礁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海水變暖。當然,海洋中來自太陽的輻射增加和漁民野蠻的捕魚方式也是珊瑚礁消失的重要原因。
過度捕魚
人類科學技術使捕魚速度和數量都超過了海洋的天然補給能力,這樣的結果是很多魚類的數量正在銳減,甚至到了滅絕的邊緣?,F在每年海洋中魚類的總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減少??茖W家們提出把特定的海洋區(qū)域劃為保護區(qū),停止捕魚,讓大自然有時間和機會重新積蓄。但人類似乎不愿意給自然這樣的機會。限制捕魚會直接影響漁民的收入和生活質量。而魚類市場只講究價格和利潤卻從不考慮物種保護。
核廢料的處理
年全球超過個商用核反應堆會產生超過噸的核廢料。如何處置這些核廢料給人類提出了難題。首先這些核廢料很可能會有泄漏的危險,其次這些核廢料很可能被恐怖分子獲得,從而用于可怕的目的。美國有超過個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占世界總量的%左右,而處理核廢料的核垃圾場就更多了,共有個。共有超過一億人生活在核垃圾堆附近公里以內的范圍內。無論將核廢料運到哪里,都不可避免地給當地造成污染。利用核能越多,類似的污染就會越多。在享受核能的超級動力時,人類千萬不要忘記核廢料的隱憂。
7個震驚的聲音
“目前人類對保護地球資源的意識空前地提高,但大規(guī)模、大范圍破壞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的行為并沒有減緩。我對人類在科技上的成績感到鼓舞,但是,這些科技成果對物種多樣性的破壞又使我絕望。”
――――E.O.威爾遜,哈佛大學社會生物學家
“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對海洋的保護是相對落后的。因為人類一直都認為海洋是這樣的巨大而豐富,難以想象人類的活動會對這樣的巨人產生怎樣的影響。不幸的是,我們已經對海洋造成不可彌補的破壞。”
――――簡盧布徹科,美國俄勒岡大學海洋生態(tài)學家
“我們必須承認在過去年里,人類對大氣化學構成的認識進步了很多?,F在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溫室氣體’這樣的名詞,也知道工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造成地球氣候變暖。但是人們對‘溫室氣體’的其他危害還一無所知,就像年前一樣無知?!?
――――雪莉羅蘭,加州大學埃文分校大氣化學家
“人類種植農作物的同時也破壞了土壤的表土。大量的表土被刨起,然后隨河流被沖到海洋里。在海洋里,農藥和殺蟲劑不斷積聚,對海洋生態(tài)造成的危害在逐日增加。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人類要改變種植的農作物的種類,要多種深根植物,這樣有利于保持水土。”
――――韋斯杰克森,農作物遺傳學家 “溫室氣體使大氣的溫度升高,同時也使海洋的水溫升高。一旦海洋的水溫升高就是全球性的災難,因為洋流的運動會使全球各地海洋的水溫一樣高。”
――――理查德巴伯,杜克大學海洋地圖學家
“合成化學制劑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方便,但是它們也是干擾荷爾蒙的元兇。合成化學制劑在地球上無處不在,影響了人類和所有野生動物的繁殖和發(fā)展。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禁止合成化學制劑在商場里出現,我們還要繼續(xù)承受它們帶來的副作用。”
――――柯爾朋,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野生動物與污染物部主任
“在人類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問題上,‘地球峰會’可以說是一次轉折點。希望人們能意識到,對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對濕地、森林等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將影響未來地球的運作機制?!?
――――哈爾穆尼,斯坦福大學環(huán)境生物學家
7個善意的警告
“如果人類持續(xù)現在的行為而不做任何改變,那么到世紀結束的時候,地球上的物種會減少一半。如果這些數據都不能改變人類的行為,還有什么會使人類警醒呢?”
―――E.O.威爾遜,哈佛大學社會生物學家
“當被問到‘你從自然得到什么東西?’時,大多數人的回答是食物、纖維、藥物和基因。但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生態(tài)系統為我們提供的其他服務。它凈化著空氣和水源,調節(jié)著氣候,使貧瘠的土壤肥沃,控制著害蟲和病原體。只有當我們失去這些服務時,才會意識到它們的可貴。”
――――簡盧布徹科,美國俄勒岡大學海洋生態(tài)學家
“厄爾尼諾現象使人們開始警覺,但是誰也說不清下一次厄爾尼諾什么時候再來。沒有人知道,它的惡果是漸變的還是突變的。如果是突變的,那自然就是不準備給人類任何機會了?!?
――――雪莉羅蘭,加州大學埃文分校大氣化學家
“農業(yè)和野生動物的關系已經得到重視,但農業(yè)和海洋的關系卻還遠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以前曾經有人警告過,再不控制農業(yè),野生世界就要完蛋。現在我要警告,如果再不控制農業(yè),海洋就要完蛋。”
――――韋斯杰克森,農作物遺傳學家 “年前,當颶風襲擊人類時,當時的人們只會問政府:‘這到底是怎么回事?!F在政府已經能夠預報颶風,了解颶風的力度和方向,為人們盡量減少損失。年以后我們需要的是政府同樣了解其他極端的自然災難?!?
――――理查德巴伯,杜克大學海洋地圖學家
“現在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化學制劑能夠進入子宮,影響人類的大腦發(fā)育、影響免疫系統的形成和發(fā)揮作用。人類需要聰明的后代,也需要明智的政策制訂者?!?
――――柯爾朋,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野生動物與污染物部主任
“歷史證明,少數人的意見可以喚醒公眾的關注,進而改變社會發(fā)展的方向?,F在科學家們前所未有地團結在一起,我們將提出更多的、更明確的證據使公眾和政策制訂者改變想法?!?
―――哈爾穆尼,斯坦福大學環(huán)境生物學家
7個生態(tài)天堂
Kruger國家公園
位于南非的Kruger國家公園由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灌木叢組成,是世界上哺乳動物最集中的地方。Kruger國家公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年,當時這里是一個狩獵區(qū),為了狩獵的方便放養(yǎng)了種野生的哺乳動物,包括獵豹、白犀牛。另外還有超過種鳥類。后來,處于當時一種相當創(chuàng)新的觀念,Kruger被簡稱國家公園。
Tubbataha礁石國家公園
這是位于太平洋偏遠海岸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目的是保護海洋魚類。Tubbataha礁石國家公園于年成立,為了限制當地毫無節(jié)制的捕魚活動。Tubbataha礁石國家公園的面積為平方公里,有超過種海洋魚類安逸地在這里生活。在Tubbataha礁石國家公園中,任何的捕魚活動都是違法的。可遺憾的是,在世界范圍內,這樣的海洋保護區(qū)實在很少。
Prespa公園
Prespa公園是一個跨國自然保護區(qū),于年成立。年,阿爾巴尼亞、希臘和馬其頓簽署協議成立跨三國的自然保護區(qū)。Prespa公園保護的主要是區(qū)域內的濕地資源,在這里生活著超過種鳥類,有另外幾百種鳥類路過這里,或者會在這里做短暫停留?,F在Prespa公園已經成為很多珍稀鳥類最后的樂園。
Bahuaia Sonene國家公園
在秘魯的Bahuaia Sonene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資源保護區(qū)。Bahuaia Sonene國家公園的占地面積是1萬平方公里,在這里有著茂密的森林。而在保護區(qū)里,所有的破壞行為被嚴格禁止。另外Bahuaia Sonene國家公園也保護著流過公園的3條河流的水資源,自年開始,在這些河流里捕魚也被禁止。在這個綠色的世界里,生活著超過種哺乳動物、種鳥類和種蝴蝶。
Nahanni國家公園
在加拿大的西北部,占地平方公里的Nahanni國家公園保護著加拿大最崎嶇不平、最天然的土地。在Nahanni國家公園里沒有一條道路,沒有任何人類活動的痕跡。這里有很多自然的奇觀,包括天然大峽谷,落差為米的宏偉大瀑布(這個瀑布的落差比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高一倍)。但是加拿大政府禁止將這里天然的美景開發(fā)成旅游資源,每年只有大約個探險者進入Nahanni國家公園。成立于年的Nahanni國家公園于年被聯合國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這在諸多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qū)中,Nahanni國家公園是惟一的。
皇家Chitwan國家公園
在尼泊爾和印度交界,皇家Chitwan國家公園是南亞地區(qū)非常有特色的自然保護區(qū)。在這里,鱷魚自由地游在河里,還有包括孟加拉虎在內的珍稀哺乳動物生活在這里。自年成立以來,屬于尼泊爾皇家的皇家Chitwan國家公園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旅游項目,游客從年的每年人發(fā)展到現在每年超過萬人。不過這對自然保護區(qū)不是一件好事,但幸運的是,在這里的哺乳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在逐年增加。
Goualougo三角地帶
Goualougo三角地帶是個商業(yè)和自然保護成功結合的保護區(qū)。這個非洲著名的森林保護區(qū)同樣也是大伐木公司表演的舞臺。伐木公司向世界證明,他們并不是在所有時候都扮演破壞者的角色,事實上,在Goualougo三角地帶,伐木公司獲得利益的時候,森林資源的再生也得到了保障。Goualougo三角地帶是民主剛果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在這里,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密度是世界最高的。